•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  设为首页
旅游美食

“行进中国·海外华文媒体福建行”——南靖发现东溪窑

时间:2018/11/24 23:29:20   作者:   来源:澳洲之声报   阅读:1888   评论:0
内容摘要:“行进中国·海外华文媒体福建行”主题采访团应邀走进漳州南靖,开始采访活动。此次活动由漳州市委宣传部和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联合主办,邀请了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36家海外华文媒体在中国漳州开展的“行进中国·海外华文媒体南靖行”主题采访活动,发现南靖东溪窑。在这里,深山起航了海丝路。早...

“行进中国·海外华文媒体福建行”主题采访团应邀走进漳州南靖,开始采访活动。此次活动由漳州市委宣传部和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联合主办,邀请了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36家海外华文媒体在中国漳州开展的“行进中国·海外华文媒体南靖行”主题采访活动,发现南靖东溪窑。在这里,深山起航了海丝路。

早在秦汉时期先人们就开辟了“海上丝绸之路”,最早有关中外海路交流的史载来自《汉书·地理志》,现今遗迹出土的实物表明当时中国就与南海诸国接触,它早于陆上的“丝绸之路”。

自唐代随着造船、航海技术的发展,通往东南亚、马六甲海峡、印度洋、红海,及至非洲大陆的航路纷纷开通与延伸,在东南沿海各港口组成“广州通海夷道”的海上航路。它运输丝绸、瓷器、茶叶等出口货物,还把番夷的香料、药材、宝石等货物带回国内。

到了宋元时期,瓷器的出口渐渐成为主要货物,因此“海上丝绸之路”亦称“海上陶瓷之路”,成为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,逐渐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。

而南靖的东溪窑则是“海上丝绸之路”陶瓷重要供应基地。具方志记载,东溪窑瓷器出厂后,一路由人工担运至北溪渡口,再由平板船经九龙江的西溪、北溪分别载至月港,外销到南洋诸岛国及日本、欧美各国。

在明朝中后期,随着漳州月港繁荣,东溪窑迎来瓷器生产和对外贸易的高峰期。厦门港取代月港后,东溪窑依然窑烟不断。

清末民初,由于贸易政策突然转变、国内战乱等原因,让东溪窑走向没落,断烧、工艺失传。曾经名满天下的漳窑瓷器被世人遗忘。国内外诸多博物馆,都收藏着不少漳窑精品,但其产地一直是个谜。

据《福建通志》记载:“漳窑出漳州”。《闽书》记载:漳窑在“龙溪东溪”。 1986年文物普查,在东溪头找到一烧造青花瓷的大窑场。随后,省、市、县专家先后多次到东溪头勘查、复查,确定“漳窑” 就在南靖——东溪窑。

1997年,漳州本土收藏家开始研制漳窑生产工艺,创办了漳州古陶瓷工艺研究所,在龙山镇以当地的陶土进行配方实验,成功恢复了漳窑传统烧制工艺。

 2016年1月,由中央文史研究馆、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等8名专家组成的海丝申遗调研组到南靖县实地考察东溪窑遗址。 

同年7月,国家文物局把东溪窑遗址列为“海上丝绸之路·中国史迹”申遗名单。

“行进中国·海外华文媒体福建行”——南靖发现东溪窑


“行进中国·海外华文媒体福建行”——南靖发现东溪窑

 “行进中国·海外华文媒体福建行”——南靖发现东溪窑

 “行进中国·海外华文媒体福建行”——南靖发现东溪窑

 “行进中国·海外华文媒体福建行”——南靖发现东溪窑

  

漳窑又称米色器。

漳窑有着米汤般粘稠的釉色,釉面白中略黄或作米黄色。它的颜色接近大米,接近地气,接近生活最纯真的本质。后来,称作“米窑”,称作“米色器”。

从漳窑的发现到恢复生产,再到进入申遗名单。记者们看到了这一中华传统技艺的复兴前景,进一步拓展了东溪窑文化海内外相互交流的基础和维度,引领南靖在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,传承与弘扬向海而生、开放包容、互惠共赢的人文精神。

今日漳州月港海丝建设,不但折射出中国古代的流光风韵,再现波浪壮阔、横跨万里的航海图景,也在今天全球化视野下,探索古代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深刻意义。

时光流彩,岁月如梭,历经数千年的海上丝绸之路历史至今仍未褪色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促进中国梦、亚洲梦和世界梦接轨交融,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,造福沿线国家人民,促进人类文明进步,也会在漳州重现海丝光芒!

国际华文媒体联合会、美国捷迅国际传媒、《一带一路》杂志于捷明、王征立报道


相关评论

澳洲之声报版权所有 |  标签 |  网站地图 |  悉尼新闻 |  联系我们 |  关于我们 |  竞价推广


沪ICP备08007532号-1